欢迎您访问南华自考网!

儒释道眼中的“鬼节”:七月十五日的中国叙事。

更新时间:2024-01-08 19:45:02作者:51data

农历7月15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——中元节。

中元节给人一种强烈的“鬼祭”的印象,也有不少人有迷信的印象。 但实际上,这个“鬼”不是其他的“鬼”,“鬼节祭鬼”是祖先,并没有严厉鬼和恶灵。 它渗透着儒家深厚的“孝道”文化,儒、解、道精神融合得很深。

儒释道眼中的“鬼节”:七月十五日的中国叙事。

这一天,是人们思念逝去的亲人、怀念逝者、孝敬父母的重要日子。

儒释之道

三家智慧的统一

“七月半”原是古代民间的祭祖仪式,之所以称为“中元节”,据说来源于东汉的道教。 佛教把七月半叫做“盂兰盆节”。 它渗透着儒家深厚的“孝道”文化,儒、解、道精神融合得很深。

01

儒家与七月十五日

受儒家文化的影响,祖先崇拜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信仰之一。 人们把中元节、清明节、寒衣节都当作祭祖的节日,表达对先人的思念,这也是中华民族对儒家孝道的传承。

02

道家与七月十五日

道教《太上三官经》有云:“天官保佑,地方官赦免,水官解厄”。

地方官管辖的是地府,七月十五日是地方官的生日,他在这一天会被赦免罪行。 验证了诸路鬼伱的地府官的生日,自然是人们出资设斋,为祖先祈福,请求地官赦免罪孽,让他们在天国固定的节日里早日升起。

03

佛家七月十五日

据佛教记载,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僧侣功德圆满的日子,佛弟子当天举行“盆法会”。 据《大藏经》记载,盂兰盆节在梵语中指的是一种救难的器物,其派生的意思是:盆里装满百味五果,供养佛陀和僧侣,拯救苦难的伉生。 这个仪式最早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。

据佛教经典《佛说盂兰盆经》记载,佛陀大弟子目犍连见母亲在阿鼻地狱受罪、形同虚设,便用铁盛饭送给母亲,母亲抓起饭往嘴里送。 一拿到饭就变成炭火。

目犍连向佛陀祈祷母亲拯救的方法。 佛陀说,你妈妈诽谤佛诽谤僧人,不相信正法,所以受着这个饿鬼的折磨。 七月十五日斋僧,可免于苦。 后来有了孝敬父母的盂兰盆节。

中元河灯明,祭祖祈福

中元节既神秘又冷漠,这不是一个让人感到恐惧的节日。 它承载着中国千百年的文化和精神,承载着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。

中元节祭祖

一般来说,中元节祭祖的传统活动在7月15日中午举行,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宴席,装饰宅邸,焚烧纸钱,以另一种形式安慰回家团聚的祖先,也饱含着对家人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。

打反光

古人认为祖先回家的路很黑,没有灯很难看清路。 点灯是古人轻松的义举,灯一般放在台座上点灯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河里或湖里,冲过去照亮回家的路。

送花馒头

送馒头在晋北地区比较流行。 馒头的图案不同,寓意也不同。 给小辈的馒头是面羊。 希望小的一代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。 送给长辈的馒头是面人,寓意儿孙满堂,福寿俱全。 送给前辈的馒头是面鱼,意味着每年都有富余。

诗中的中元在中华诗中,诗人们也把感触诉诸笔端,记录下中元节大放异彩的岁月风貌。

长安杂兴效应竹枝体

清庞垲

万树凉生霜气清,中元月上九衢明。

小儿欲清荷叶,散银花散火城。

中元夜

唐李珺

江南水寺的中元夜,在金粟栏旁见到了月娥。

红蜡烛的影子恢复成仙的样子,很多人觉得翠翠耀眼。

香彩殿凝兰麝香,露围绕轻装杂绮罗。

湘水夜空巫峡很远,回家的路上不知道想怎么走。

中元

宋徐集孙

现在也到了令节,依然会特别访问故乡。

禅袴同席,清斋穿堂而过。

河是淡蓝色的,山野菜有山的香味。

突然想起三秋菊,谁把锄头放进去荒。

中元,更多的意义是安慰,用秋天的果实安慰祖先,既是对祖先收获的报告,也是对已经在另一个世界,和我们在一起的逝者的感情的传颂。

愿一切情永远安乐,远离苦恼。 愿逝者安息,早日登上极乐世界。 南无阿弥陀佛! 图元丨十愿百科写真丨鬼,孟和德力根

相关文章

为您推荐

二十四节气|大暑:古人在一年中最热的夏天是如何降温的?

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七月中旬以来,全国各地频频出现超过40度高温。有俗语说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”,随着极端高温天气频频来临,一年中“最热”的节气也到来了。今年7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。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最

2024-01-08 19:45

中国| 11月16日小米粥

大雪时节,北方已是白雪皑皑。旧时的北方人,这个时节便无事不出门,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宅在家里。俗话说:“人是铁,饭是钢,一日三餐不能少。”在寒冷的冬天,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,历来是北方人最对胃的主食之一。小米,原名粟,又名粟米或黄粟,是禾

2024-01-08 19:45

中国农历|九月十六秋忙互助

俗话说 “远亲不如近邻”。在旧时农耕时代的中国乡村,每逢 “三秋大忙” 季节,此时各种庄稼此起彼伏相继成熟,而各种冬季作物又要忙着抢种,各家各户的劳动力就会严重紧缺。好在我国广大乡村,自古普遍就有 “秋忙互助” 的习俗。有民谣唱到:“你帮我

2024-01-08 19:45

农历新年|中国6月27日。采莲

大暑时节的荷塘,莲蓬探头荷叶间。宋代辛弃疾有诗曰: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。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,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”写的正是盛夏里,溪边江南人家生活即景。其实,在旧时江南人家,一碗莲子银耳羹,历

2024-01-08 19:45

通知来了!2023年法定节假日安排

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〔2022〕16号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,国务院各部委、各直属机构: 经国务院批准,现将2023年元旦、春节、清明节、劳动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

2024-01-08 19:33

99%的中国人不知道农历是什么?“国学大师”真的越来越能忽悠了。

#头条创作挑战赛#又是一个胡说八道的国学号,连历法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来忽悠人。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讲的内容有真有假,用真的部分来增加可信度,然后再使用一些春秋笔法来混淆概念。首先,咱们的“农历”确实是“阴阳历”,而不是单纯的“阴历”。但中国人

2024-01-08 19:33

加载中...